一、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有机肥在堆沤过程中,大量微生物的活动将大分子的有机质分解成黄瓜能够吸收利用的小分子。腐熟有机肥中含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活动,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病菌的生长、繁殖,可减轻病害发生。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不仅不能及时补充黄瓜所需的养分,相反微生物的活动还同黄瓜争肥料,并出现烧根现象。另外,一些以有机质为生和寄生在植物组织内的害虫和病菌、病毒等,常常随施肥被带入田间,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开始活动,危害黄瓜。因此,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堆沤。
二、有机肥用量少,化肥使用过量
要获得黄瓜高产,有机肥和化肥应合理配用。有机肥是黄瓜养分的巨大补给源,可提高土壤中多种养分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解毒的效果,净化土壤环境,因此有机肥施用量不能减少。化肥的施用要根据黄瓜的需求量,在各个生长期中分批施入,从而有利于养分的有效利用,注意防止一次过量施用,造成养分流失、污染水源和恶化土壤环境等。
三、不尊重黄瓜生长规律,随意施肥
黄瓜一生中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吸收的养分种类是有差别的。黄瓜生育期间对氮素的需要量非常大,而磷素对黄瓜根系、叶子、种子的发育形成起重要作用,黄瓜对钾素比较敏感,前期缺钾对比后期缺钾对产量的影响更大,严重时不结瓜。因此,将磷、钾肥做基肥和前期追肥,施肥效果十分明显,整个生育期间应均衡施用氮肥。
四、不注重配方施肥,缺乏微肥
有机肥的施用虽然补充了土壤养分,增加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但在耕地复种指数如此高的今天,远不能满足黄瓜生长的需要,尤其是在整个生育期中需施入大量的氮肥。但施入氮肥过多,将影响黄瓜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导致缺素症的发生以及造成黄瓜产量、品质的降低。因此,在黄瓜整个生育期中,要注重配方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叶面补施微肥。
五、撒施尿素后立即浇水
尿素是酰氨氮肥,易溶于水,施入土壤后要经过分解才能转化为碳酸氢铵,被黄瓜吸收利用。撒施后立即浇水,易使尿素随水流失,降低肥效。所以,在施用尿素时要根据黄瓜发育对肥水的需要情况,提前追施、深施,可比浅施提高利用率28%。
六、钙镁磷肥在碱性土壤上做基肥
钙镁磷肥是弱酸性肥料,不溶于水,在弱酸性条件下才能逐步转化为水溶性磷酸盐被作物根系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上施用,解决不了黄瓜幼苗对磷的迫切需要,易造成缺磷。
七、过磷酸钙地表撒施做追肥
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移动范围在1—3厘米之间,所以表施很难传送到黄瓜根系,起不到补充磷元素的作用。
八、忽视硅肥的作用(合理增施硅肥)
1 、施用硅肥能改良土壤矫正土壤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
2、 蔬菜大棚连种两年以上,霉菌和病菌累积会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施硅肥能有效防治
霉菌的存活和繁殖及根茎霉烂等作物。
3、是改善品质的营养元素肥料
果树施硅肥可显著改善果实品质,体积增大。含糖量提高。味甜、气香且利人体健康。还
耐贮藏及运输。甘蔗施硅、能提高产量,后期能促进茎糖分积累,提高出糖率;
4、有效提高光合作用
硅肥可使作物表皮细胞硅质化,使作物的茎叶挺直,减少遮荫,叶片光合作用增强。如水
稻施硅后,叶片角度缩小,冠层光合作用提高10%以上。
5、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作物吸收硅元素后,体内形成硅化细胞,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从而提高防
虫抗病能力,特别是抗叶斑病、茎腐病、白叶枯病以及减少蚜虫、螨虫、红白蜘蛛、白粉
虱、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危害。
6、提到作物的抗逆性
作物吸收硅肥产生硅化细胞,有效地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控制水分蒸腾作用。提高作用
的抗旱、抗干热风和抗低温御害能力。硅肥适用于早春作物。如早稻、早花生和冬春季蔬
菜生产。
7、调酸、修复土壤
使用硅肥后的能调节土壤酸碱度、修复土壤,有效缓解重茬障碍、调节土壤酸化板结;对
红毛、绿苔、地表翻碱、重金属污染等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九、忽视光合作用 对黄瓜产量作用
植物叶片数目的多少与光照强度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光照的减弱,黄瓜叶数呈下降趋势,改善温室内的光照环境,提高植株光合作用效率是温室生产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冬春茬温室黄瓜生产期间,外源补光延长了植株的光合作用时,可大大提高温室黄瓜的长势。现以“津优303”黄瓜为试材,以二氧化碳植物生长灯为外源光源,研究了补光措施对冬春茬温室黄瓜产量、品质及植株长势的影响,为深冬季节温室黄瓜高产、稳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由此补光模式,为亩增产15%---25%打下夯实的基础。
十、 增施二氧化碳
1月份是黄瓜生长周期中,天气最冷的季节,种植户放风时间和黄瓜生长期所需二氧化碳严重失调。放风时间短,二氧化碳含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黄瓜产量,建议悬挂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能使黄瓜亩增产20%以上。
以上部分文字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