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桃树需肥特性
(一)桃树对环境的要求 桃树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在年平均温度8~17℃之间均可栽培,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成熟期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温度过低易引起冻害和树体生长不良,过高则易导致枝干灼伤。桃树在休眠期需要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使桃芽正常发育,否则易导致发芽不整齐和出现花蕾枯死现象。
桃树是喜光性很强的果树,在选园时注意选向阳地块。
桃树喜欢干燥,耐涝能力较差,雨水过多或较长时间内,土壤含水量较高易引起枝稍徒长、花芽不易形成、果实产量降低、口味变差。
桃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土壤都能栽种,以中性偏酸的土壤生长较好。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时则严重影响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方面,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强、土壤较肥沃的砂壤土栽培较好,表现为结果早、品质好;如土壤过于肥沃、质地太黏重,则易生长过旺、结果较晚、早期产量低、品质较差,味淡、果小。
(二)桃树的营养特性 桃树是喜光的小乔木,结果早、衰弱快、寿命短。一般2~3年结果,5~15年盛果期。
1.桃树树体具有储藏营养的特性 桃树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是在两年内完成的。且桃树的树体具有储藏营养特点,前一年营养状况的高低不仅影响当年的果实产量,而且对来年的开花结果有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桃树早春萌动的初几周内,主要是利用树体内的储藏营养。因此,前一年的秋天桃树体内吸收积累的养分多少,对花芽的分化和第二年的开花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桃树的产量。在桃树的施肥调控方面,要有全局的观点,桃子收获之后仍要加强肥水管理。
2.桃树的根系特性 桃树的根系较浅,吸收根主要分布在10~30厘米;但根系较发达,侧根和须根较多,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生产中为防止根系过于上浮,影响树的固地性和抗旱能力,在桃树施肥中应注意适当深施,或深施与浅施相结合。
桃树的根系要求较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土壤的通气孔隙量在10%~15%较好。为保证根系有较好的呼吸条件,在施肥中注意多施有机肥,并将有机肥与土壤适度混合,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空气含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桃树下种植绿肥后进行翻压,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提高土壤自身调控水气的能力。
3.桃树的营养特性 桃树的幼树生长较旺,吸收能力也较强,对氮素的需求不是太多,若施用氮肥较多,易引起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困难。进入结果期晚,容易引起生理落果。进入结果盛期后,根系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而树体对养分的需求量又较多,此时如供氮不足,易引起树势衰弱,抗性差、产量低,结果寿命缩短。因此,桃树在营养的需求上,幼树以磷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肥和钾肥,以诱根长树为主。进入盛果期后,施肥的重点是使桃树的枝稍生长和开花结果相互协调,在施肥方面以氮肥和钾肥为主,配施一定数量的磷肥和微量元素。
二、桃树施肥技术
肥料的施用 桃树的肥料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树龄、品种、产量、气候因素等灵活确定。土壤肥力低、树龄高、产量高的果园,施肥量要高一些;土壤肥力较高、树龄小、产量低的果园施肥量适当降低。品种较耐肥、气候条件适宜、水分适中施肥量要高一些,反之,施肥量应适当降低。若有机肥的施用量较多,则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就应少一些。
桃树的施肥时期有:基肥、促花肥、坐果肥、果实膨大肥。
1.基肥的施用 基肥。果园主要的施肥方式。摘果之后,冻土之前对果园进行全面大面积的施肥,施肥量以产多少果施多少肥为佳,以促进根系发达,增强越冬能力。
在基肥的施用中,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用量较少的情况下,氮肥用量可根据树龄的大小和桃树的长势,以及土壤的肥沃程度灵活确定。
4.果实膨大肥的施用 果实膨大肥在果实再次进入快速生长期之后施用,此时追肥对促进果实的快速生长,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果实膨大肥以氮钾肥为主,根据土壤的供磷情况可适当配施一定量的磷肥。
以上部分文字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